close
Facebook是什麼
一傢估值近千億美元的公司,一個10億人組成的社交網絡;一個私營的公共服務機構,一個互聯網的奇跡;一個賣廣告的公司,一個挖掘大量數據的公司;一個遊戲平臺,一個潮流組織者的聚點;一個我們上不去的,但說瞭很久的網站。
一切都正在重演。
它是矽谷版《喧嘩與騷動》的續集,現在的主角是Facebook:一傢過去8年累積瞭全球10億活躍用戶的社交網站。我們將循著價值、理想主義的糾結、黑客精神或者工程師文化、公共服務和利益—對的,最終還是要說到利益—這個鏈條來講述一段有關馬克·紮克伯格和他的網站的故事。
2月1日,它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瞭首次公開募股(IPO)文件,計劃融資50億美元。據推測,上市後Facebook市值將達到750億至1000億美元,盡管它並未透露預期股價的任何細節。
毫無疑問,早期投資者將獲得難以想象的巨額回報—比如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資人彼得·席爾(Peter Thiel),他在2004年曾向Facebook提供瞭5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占Facebook全部股份的10.2%,在股份變賣和數輪融資後,席爾迄今仍持有3%的Facebook股份。若以1000億美元市值估計,他將獲得30億美元收益,投資回報逾6000倍。
這樣的投資者還包括矽谷天使投資人羅恩·康威(Ron Conway)、俄羅斯DST投資大亨尤裡·米納(Yuri Minar)、風投機構Accel Partners和Greylock Partners,還有香港的李嘉誠。Facebook超過3000名雇員中的大部分人也將隨著公司的上市而大幅受益—他們可能會扮演帕洛阿圖(Palo Alto)和門羅帕克(Menlo Park)一線矽谷城鎮的房價和租金飆升的推手。
以上這些人都不願認為(或不在乎)這可能是一場泡沫。彼得·席爾就不斷向外界表示他從不相信互聯網行業和Facebook本身存在著泡沫,他認為真正的泡沫“隻存在於被過度估值和過度信任的時候”,比如教育領域。而Facebook事實上一直經受著分析師、科技博客和投資界那些錯過它的人長期的質疑與苛責。
但人們有理由質疑任何“神話”。在過去幾年,當Facebook每次透露它的活躍用戶量以億為單位向前進階的時候,它的估值就會同時令人心悸地實現著百億美元的躍遷,同時吸收著大筆的巨額融資—這其實是矽谷維持其“不朽”創新神話必須支付的成本。
不過從Facebook提交給SEC的數據上看,它比Google在2004年首次公開募股時的財務狀況要好一些:在上市前一年(2011年),Facebook的全年營收是37.11億美元,凈利潤10億美元。而Google同期(2003年)的收入和凈利潤分別是14.66億美元和1.06億美元—Facebook的營收和凈利潤與Google同期相比分別是後者的2.53倍和9.47倍。但Google首輪公開募股27億美元的上市當年,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迅即飆升到31.89億與3.89億美元,同比增長瞭118%和278%。
這恐怕讓Facebook難望其項背。相形之下,Facebook用戶在世界主要國傢和地區增長趨緩的現實讓悲觀的人們對它的未來擔心。但馬克·紮克伯格會告訴你:“看,那些用戶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
這些都不過印證瞭一個基本的結論:Facebook上市是一汽車後級安裝件正常且普通的事。它的價值沒有被過度高估,更從未被低估過。一傢擁有10億用戶(相當於世界第三人口大國)的社交網站通過公開募股吸納更多的資金,是矽谷科技業40年來歷次升級和躍遷的延續。唯一不同的是:這個躍遷過程會隨著時間的遞進帶來更龐大的融資規模、更高的市值和回報更豐厚的早期冒險者。這是矽谷必須承受之重。然後呢?一切就這樣瞭,等待下一個標志性的10年吧。
不過真正好玩並令人生疑的是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紮克伯格在IPO招股書中附帶的那封公開信—在招股書中夾帶“公開信”是Google兩個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佈林的首創,它後來被演化成矽谷年輕的創業者們半推半就抗拒上市“成人禮”的一份理想主義宣言。在2004年Google的“創始人公開信”的開頭,佩奇和佈林就直截瞭當宣稱:“Google不是一傢傳統公司,將來也不想是。”
這種自負且罔顧公共投資者感受的言辭在當時備受指責。不過到瞭今天,標榜公司理想、價值觀和卓爾不群的Facebook公開信反倒備受鼓勵和贊賞。在公開信的開頭,紮克伯格甚至宣稱“Facebook的創建初衷並非成為一傢公司。它的誕生,是為瞭踐行一種社會使命:讓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緊密相連”。
如果說Google“不想成為一傢傳統公司”還算是特立獨行的商業價值的話,紮克伯格這麼著重強調Facebook的“非商業”基因多少讓人覺得突兀。雖然,Facebook後來的實踐讓它確實變成瞭一傢“讓世界更開放,更緊密相連”的公司。不過從雅虎到Google乃至隨便一傢美國互聯網公司,都是讓世界更開放和更緊密相連的踐行者。而且與谷歌的拉裡·佩奇和謝爾蓋·佈林比起來,谷歌創始人無疑更具備那種“罕見的早慧”,在創業之初佩奇“下載整個互聯網”的念頭出現的時候,就註定這是一個不凡的公司。而Facebook無從回避的一點就在於,它開始不過是哈佛校園裡把同學們的照片和資料貼在網頁上,然後慫恿大傢互相點評“Hot or Not”的校園網站而已。
馬克·紮克伯格的智慧表現在,他始終以商業的直覺和管理者的天才來把控這傢校園網站的方向,並且讓它變成今天的10億用戶的全球化社交網絡。在它還是一個給美國大學生和中學生提供服務的網站的時候,紮克伯格就已經意識到他的競爭對手是谷歌,剛剛上市並且代表著潮流和未來的如日中天的谷歌。而不論在早期控制開發新市場的節奏還是後期在隱私界線與突破之間的角逐,都表現出成熟企業傢的謀略。
這些不僅僅來自於他的理想主義,而更有可能是他需要扮演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角色。這種身份差異感貫穿在他的8年創業過程當中,隻有一個例外。
“黑客”(Hacker)。
這是馬克·紮克伯格和他的早期創業團隊中最真實的那一部分。而黑客精神的確是強大的推力。黑客精神強調“代碼勝於雄辯”,讓每一個工程師對產品的改進和未來發言,鼓勵立即行動、快速作業,尋求無邊際的探索與擴張,用破壞性的速度建設新的產品和服務—這賦予瞭Facebook和它的用戶們分享的力量—比起在Google工作的極客(Geek)們更享受數據論證、計算模型和無拘束的創新環境,Facebook的黑客們更強調行動,他們相信數據,但不依賴數據,以編程行動為第一要務,每個工程師本身(並非最聰明的科學傢)的能量被尊重和釋放,他們的天條是:“追求行動比完美更重要”。
Facebook是矽谷時下流行的“黑客馬拉松”(Hackathon)的始作俑者。一大群編程者聚集在一起開發產品模型,最後由團隊共同評判這些產品。迄今Facebook許多最為成功的產品都出自“黑客馬拉松”,例如時間線(Timeline)、聊天、視頻和移動開發框架等。Facebook也面向第三方的應用和遊戲開發者舉行“黑客馬拉松”—它通常需要一整天,在Facebook總部面向訪客的開放式大會議室裡舉行。馬拉松全程會間隔若幹場30分鐘左右的演講,由Facebook工程師和開發者關系經理進行,這算是一陣短暫的調劑和休息,接下來又是瘋狂的埋頭代碼。
而瘋狂的黑客精神也體現瞭社交網絡的基本原則:行動至上、保持開放與協作共享—從兩個人之間的聯系,到人的所有社交、個人與商業世界,以及個人政府和公共機構的聯系。讓信息更符合人們需要地流動—通過人際網絡,並產生智慧。
在接受美國著名談話節目主持人查利·羅斯(Charlie Rose)訪問時,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莉·桑迪伯格(Sheryl Sandberg)用一句話來概括Facebook的願景:“從群體的智慧到朋友間的智慧”(From wisdom of crowds to wisdom of friends)。桑迪伯格曾經做過克林頓政府薩默斯財長的助手,谷歌的首席運營官,AdWord的創造者。
但至少現在,Facebook的這些願景—無論是“朋友間的智慧”還是“讓更多人發出聲音,讓更多人得到鼓勵”都未必是用戶行為的真正反映:被紮克伯格更看重的“停留時間”更多是社交遊戲消磨時間、互相品評照片、分享音樂電影片段或者是傢庭主婦采購心得體驗的工具,隻有3.4%的Facebook用戶接受過大學教育。而這些不但與當初的哈佛校園相去甚遠,甚至與智慧和信息的新傳播路徑關聯更少。
雖然離過度標榜的理想有點遠,但它讓Facebook獲得瞭通過社交網絡“統治”世界的工具:人們通過它玩農場遊戲;用Facebook的沃爾瑪組件選擇購物地點甚至直接購物;用Netflix和Spotify組件觀看電影、收聽音樂並分享給朋友們;通過Facebook的Paypal工具給朋友匯款;在Facebook上寄送賀卡;登錄Facebook總統候選人頁面發起支持活動;聯絡教育機構和醫療機構—這個社會上的每個功能和機構都變成瞭Facebook的組件。
這讓Facebook成為瞭一項公共基礎設施。正如紮克伯格所說:印刷媒體和電視等發明通過提高通信效率,帶來瞭眾多社會關鍵領域的深刻變革,而Facebook將這個社會帶到一個新的臨界點上,通過一種“亙古未有”的基礎設施再次改變人與人、人與商業和人與政府的關系—通過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產生分享力量,改造眾多核心機構和行業—讓一切產品和行為可以為社交而設計(Social by Design)。
它已經這麼做瞭。社交網絡成為瞭基礎設施—這與“智慧”是兩回事,但它是Facebook掌控這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讓人們在它的全球化平臺上娛樂、消費、活動、社交和分享至死。
從這個意義上,Facebook是未來世界通行證的發放者,甚至是目前唯一的發放者—理論上任何申請人都可以被授予這本印著藍色“F”字樣的通行全球的護照。但如果你認為投資Facebook就像投資一條收費高速公路的話,拒絕它的命運可能就像《玩具總動員》裡“水箱溫泉”小鎮那樣,原本守著一條橫貫美國東西的道路而生意興隆,現在卻因為一條新的高速公路的興起而日漸蕭條冷清,直至最終被拋棄和遺忘。
而現在,這本“世界護照”的發放者正在成為一傢市值逼近1000億美元的公眾公司。盡管它的創始人一再標榜這傢公司“始終以我們的社會使命作為主要關註點”,但這就像它宣揚其公司使命是幫助人們“分享智慧”那樣,理想主義的宣言和現實的操作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割裂感。
更關鍵的是,這個公共服務機構,Facebook提供的核心產品廣告。本質上,這是一個靠吸引你點擊廣告盒子而一年賺取幾十億美元的公司。當然,它還會從你“殺死時間”的社交遊戲購買的點卡和道具中向第三方社交遊戲公司收取返點—就像那些社交遊戲公司在向Facebook繳納企業所得稅那樣。
它引導用戶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企業品牌—它們被包裝成像好友一樣友善的活躍用戶,根據你的消費記錄、愛好甚至你好友的消費偏好有的放矢地投放廣告和被偽裝成互動遊戲的廣告。這一切都需要成功地挖掘數據—關於你本身的數據,你的年齡、種族、身高、體型、在Facebook上呈現出來的消費偏好和消費歷史,還有你和好友之間的互動關系。
雲筆記服務提供商Evernote創始人菲爾·利賓(Phil Libin)認為:Facebook的架構決定瞭它一開始就是要把用戶的數據拿來換成商業價值,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在一個被數字化的時代,事實上人們已經對自己的數據隱私變得麻木甚至不那麼在意瞭。但當一傢市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以“重新變革社會”的名義扮演虛擬世界公共管理者角色的時候,它對隱私邊界的把握就會變得模糊和可疑起來。
數據隱私的邊界是直指互聯網的道德,甚至一些小型創業公司都因此險些釀成災難。移動社交工具Path近日被發現自動上傳用戶iPhone上的通訊錄到公司服務器,引發瞭普遍的質疑。其創始人戴夫·莫林(Dave Morin)不得不出來解釋:“用戶的私人數據隻用來改善推薦好友的質量,當有聯系人加入Path 時發出推送通知,我們沒有用它做任何其他事情。我們傳輸這些數據到服務器都是通過加密的方式。”他還強調用戶在分享信息時應有完全的控制權,並刪除瞭服務器上所有用戶聯系人數據。戴夫·莫林也是Facebook早期員工和Facebook開放平臺的設計者之一。
此外,當Facebook成功地讓一些企業、工具和機構通過“社會化設計”變成基礎設施平臺上的組件後,它的“平等性”原則也開始備受質疑。沃爾瑪、Netflix和亞馬遜們開始越來越密集地占據人們Facebook的頁面,它們同時勢必擠占瞭更多原本提供給第三方開發者的資源。在遊戲領域,Facebook始終與Zynga簽有特殊協議,以承諾完成用戶增長為籌碼,換取Zynga的獨傢遊戲發佈權。在一些開發者看來,Facebook正在做“封建領主”做的事。(請參考本刊2012年1月2日報道《逃離Facebook》)
這讓人們覺得Facebook甚至在用傳統社會的框架和結構管理10億人的虛擬世界—它意味著等級將取代公平,寡頭將取代普通應用,擁有更多的資源將取代自由人的自由聯合,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
Facebook甚至在成為擁有世界上用戶最多的公司,數字化和社交網絡讓它變得越來越容易瞭。事實上,如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吳修銘所說,每個大公司都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帝國—尤其是那些從一開始就是按照虛擬社會結構建立的互聯網服務。1930年代,開啟瞭美國現代電信電報業務的AT T主動雪藏瞭磁帶錄音和電話答錄功能,以確保自己的核心通訊業務不受侵害。任何一傢大公司在尋求治理的過程中總會雪藏一些自己發明或曾經倡導過的新技術和新理念,以維系自己的地位。在面對華爾街、資產負債表和公共投資者之後,這些更是幾乎不可避免。
什麼是“世界護照”公司Facebook未來不得不雪藏和放棄的?希望不是那些關於自由、開放和促進信息流動的教條和準則。這些被寫在公開信裡的價值觀和宣言,但願它們被繼續實踐,雖然有的時候,就像面對現在的谷歌,我們隻能說,“我們希望”“但願它 ”,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它的利益欲求,它的邊界,和它們不作惡的耐心。
Facebook估值走勢
2004年5月
1000萬美元
金融人士提出要全盤買下公司
2004年秋季
490萬美元
彼得·席爾投資50萬美元,獲得公司10.2%股權
2005年3月
7500萬美元
維亞康姆公司有意全盤收購公司
2005年3月
6000萬美元
華盛頓郵報公司出價600萬美元,希望獲得公司10%股權
2005年4月
9800萬美元
Accel Partners公司出價1270萬美元換取公司15%的股權
2009年5月
100億美元
俄羅斯Digital Sky Technologies(DST)2億美元投資換取Facebook 1.96%的股權
2010年6月
230億美元
在二級股權投資市場,Facebook的股價大幅飆升
2011年1月
500億美元
Facebook從高盛和Digital Sky Technologies融資5億美元
2012後級擴大機用途年2月1日
750億美元
Facebook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瞭IPO申請,該公司計劃融資50億美元
8.45億月活躍用戶
日活躍用戶為2億
活躍主頁 150萬個
日均頁面停留時間為55分鐘汽車音響後級系統規劃
每個粉絲價值136.38美元
美國社交媒體調查公司Syncapse通過詢問Facebook上20個大公司品牌,包括諾基亞、黑莓、維多利亞的秘密、阿迪達斯、耐克、可口可樂、星巴克和麥當勞的4000名粉絲後得到上述數據。
應用程序 55萬個
開放平臺上擁有超過100萬名開發者
日均應用軟件安裝量達2000萬
應用程序月活躍數 3億
一傢估值近千億美元的公司,一個10億人組成的社交網絡;一個私營的公共服務機構,一個互聯網的奇跡;一個賣廣告的公司,一個挖掘大量數據的公司;一個遊戲平臺,一個潮流組織者的聚點;一個我們上不去的,但說瞭很久的網站。
一切都正在重演。
它是矽谷版《喧嘩與騷動》的續集,現在的主角是Facebook:一傢過去8年累積瞭全球10億活躍用戶的社交網站。我們將循著價值、理想主義的糾結、黑客精神或者工程師文化、公共服務和利益—對的,最終還是要說到利益—這個鏈條來講述一段有關馬克·紮克伯格和他的網站的故事。
2月1日,它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瞭首次公開募股(IPO)文件,計劃融資50億美元。據推測,上市後Facebook市值將達到750億至1000億美元,盡管它並未透露預期股價的任何細節。
毫無疑問,早期投資者將獲得難以想象的巨額回報—比如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資人彼得·席爾(Peter Thiel),他在2004年曾向Facebook提供瞭5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占Facebook全部股份的10.2%,在股份變賣和數輪融資後,席爾迄今仍持有3%的Facebook股份。若以1000億美元市值估計,他將獲得30億美元收益,投資回報逾6000倍。
這樣的投資者還包括矽谷天使投資人羅恩·康威(Ron Conway)、俄羅斯DST投資大亨尤裡·米納(Yuri Minar)、風投機構Accel Partners和Greylock Partners,還有香港的李嘉誠。Facebook超過3000名雇員中的大部分人也將隨著公司的上市而大幅受益—他們可能會扮演帕洛阿圖(Palo Alto)和門羅帕克(Menlo Park)一線矽谷城鎮的房價和租金飆升的推手。
以上這些人都不願認為(或不在乎)這可能是一場泡沫。彼得·席爾就不斷向外界表示他從不相信互聯網行業和Facebook本身存在著泡沫,他認為真正的泡沫“隻存在於被過度估值和過度信任的時候”,比如教育領域。而Facebook事實上一直經受著分析師、科技博客和投資界那些錯過它的人長期的質疑與苛責。
但人們有理由質疑任何“神話”。在過去幾年,當Facebook每次透露它的活躍用戶量以億為單位向前進階的時候,它的估值就會同時令人心悸地實現著百億美元的躍遷,同時吸收著大筆的巨額融資—這其實是矽谷維持其“不朽”創新神話必須支付的成本。
不過從Facebook提交給SEC的數據上看,它比Google在2004年首次公開募股時的財務狀況要好一些:在上市前一年(2011年),Facebook的全年營收是37.11億美元,凈利潤10億美元。而Google同期(2003年)的收入和凈利潤分別是14.66億美元和1.06億美元—Facebook的營收和凈利潤與Google同期相比分別是後者的2.53倍和9.47倍。但Google首輪公開募股27億美元的上市當年,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迅即飆升到31.89億與3.89億美元,同比增長瞭118%和278%。
這恐怕讓Facebook難望其項背。相形之下,Facebook用戶在世界主要國傢和地區增長趨緩的現實讓悲觀的人們對它的未來擔心。但馬克·紮克伯格會告訴你:“看,那些用戶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
這些都不過印證瞭一個基本的結論:Facebook上市是一汽車後級安裝件正常且普通的事。它的價值沒有被過度高估,更從未被低估過。一傢擁有10億用戶(相當於世界第三人口大國)的社交網站通過公開募股吸納更多的資金,是矽谷科技業40年來歷次升級和躍遷的延續。唯一不同的是:這個躍遷過程會隨著時間的遞進帶來更龐大的融資規模、更高的市值和回報更豐厚的早期冒險者。這是矽谷必須承受之重。然後呢?一切就這樣瞭,等待下一個標志性的10年吧。
不過真正好玩並令人生疑的是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紮克伯格在IPO招股書中附帶的那封公開信—在招股書中夾帶“公開信”是Google兩個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佈林的首創,它後來被演化成矽谷年輕的創業者們半推半就抗拒上市“成人禮”的一份理想主義宣言。在2004年Google的“創始人公開信”的開頭,佩奇和佈林就直截瞭當宣稱:“Google不是一傢傳統公司,將來也不想是。”
這種自負且罔顧公共投資者感受的言辭在當時備受指責。不過到瞭今天,標榜公司理想、價值觀和卓爾不群的Facebook公開信反倒備受鼓勵和贊賞。在公開信的開頭,紮克伯格甚至宣稱“Facebook的創建初衷並非成為一傢公司。它的誕生,是為瞭踐行一種社會使命:讓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緊密相連”。
如果說Google“不想成為一傢傳統公司”還算是特立獨行的商業價值的話,紮克伯格這麼著重強調Facebook的“非商業”基因多少讓人覺得突兀。雖然,Facebook後來的實踐讓它確實變成瞭一傢“讓世界更開放,更緊密相連”的公司。不過從雅虎到Google乃至隨便一傢美國互聯網公司,都是讓世界更開放和更緊密相連的踐行者。而且與谷歌的拉裡·佩奇和謝爾蓋·佈林比起來,谷歌創始人無疑更具備那種“罕見的早慧”,在創業之初佩奇“下載整個互聯網”的念頭出現的時候,就註定這是一個不凡的公司。而Facebook無從回避的一點就在於,它開始不過是哈佛校園裡把同學們的照片和資料貼在網頁上,然後慫恿大傢互相點評“Hot or Not”的校園網站而已。
馬克·紮克伯格的智慧表現在,他始終以商業的直覺和管理者的天才來把控這傢校園網站的方向,並且讓它變成今天的10億用戶的全球化社交網絡。在它還是一個給美國大學生和中學生提供服務的網站的時候,紮克伯格就已經意識到他的競爭對手是谷歌,剛剛上市並且代表著潮流和未來的如日中天的谷歌。而不論在早期控制開發新市場的節奏還是後期在隱私界線與突破之間的角逐,都表現出成熟企業傢的謀略。
這些不僅僅來自於他的理想主義,而更有可能是他需要扮演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角色。這種身份差異感貫穿在他的8年創業過程當中,隻有一個例外。
“黑客”(Hacker)。
這是馬克·紮克伯格和他的早期創業團隊中最真實的那一部分。而黑客精神的確是強大的推力。黑客精神強調“代碼勝於雄辯”,讓每一個工程師對產品的改進和未來發言,鼓勵立即行動、快速作業,尋求無邊際的探索與擴張,用破壞性的速度建設新的產品和服務—這賦予瞭Facebook和它的用戶們分享的力量—比起在Google工作的極客(Geek)們更享受數據論證、計算模型和無拘束的創新環境,Facebook的黑客們更強調行動,他們相信數據,但不依賴數據,以編程行動為第一要務,每個工程師本身(並非最聰明的科學傢)的能量被尊重和釋放,他們的天條是:“追求行動比完美更重要”。
Facebook是矽谷時下流行的“黑客馬拉松”(Hackathon)的始作俑者。一大群編程者聚集在一起開發產品模型,最後由團隊共同評判這些產品。迄今Facebook許多最為成功的產品都出自“黑客馬拉松”,例如時間線(Timeline)、聊天、視頻和移動開發框架等。Facebook也面向第三方的應用和遊戲開發者舉行“黑客馬拉松”—它通常需要一整天,在Facebook總部面向訪客的開放式大會議室裡舉行。馬拉松全程會間隔若幹場30分鐘左右的演講,由Facebook工程師和開發者關系經理進行,這算是一陣短暫的調劑和休息,接下來又是瘋狂的埋頭代碼。
而瘋狂的黑客精神也體現瞭社交網絡的基本原則:行動至上、保持開放與協作共享—從兩個人之間的聯系,到人的所有社交、個人與商業世界,以及個人政府和公共機構的聯系。讓信息更符合人們需要地流動—通過人際網絡,並產生智慧。
在接受美國著名談話節目主持人查利·羅斯(Charlie Rose)訪問時,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莉·桑迪伯格(Sheryl Sandberg)用一句話來概括Facebook的願景:“從群體的智慧到朋友間的智慧”(From wisdom of crowds to wisdom of friends)。桑迪伯格曾經做過克林頓政府薩默斯財長的助手,谷歌的首席運營官,AdWord的創造者。
但至少現在,Facebook的這些願景—無論是“朋友間的智慧”還是“讓更多人發出聲音,讓更多人得到鼓勵”都未必是用戶行為的真正反映:被紮克伯格更看重的“停留時間”更多是社交遊戲消磨時間、互相品評照片、分享音樂電影片段或者是傢庭主婦采購心得體驗的工具,隻有3.4%的Facebook用戶接受過大學教育。而這些不但與當初的哈佛校園相去甚遠,甚至與智慧和信息的新傳播路徑關聯更少。
雖然離過度標榜的理想有點遠,但它讓Facebook獲得瞭通過社交網絡“統治”世界的工具:人們通過它玩農場遊戲;用Facebook的沃爾瑪組件選擇購物地點甚至直接購物;用Netflix和Spotify組件觀看電影、收聽音樂並分享給朋友們;通過Facebook的Paypal工具給朋友匯款;在Facebook上寄送賀卡;登錄Facebook總統候選人頁面發起支持活動;聯絡教育機構和醫療機構—這個社會上的每個功能和機構都變成瞭Facebook的組件。
這讓Facebook成為瞭一項公共基礎設施。正如紮克伯格所說:印刷媒體和電視等發明通過提高通信效率,帶來瞭眾多社會關鍵領域的深刻變革,而Facebook將這個社會帶到一個新的臨界點上,通過一種“亙古未有”的基礎設施再次改變人與人、人與商業和人與政府的關系—通過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產生分享力量,改造眾多核心機構和行業—讓一切產品和行為可以為社交而設計(Social by Design)。
它已經這麼做瞭。社交網絡成為瞭基礎設施—這與“智慧”是兩回事,但它是Facebook掌控這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讓人們在它的全球化平臺上娛樂、消費、活動、社交和分享至死。
從這個意義上,Facebook是未來世界通行證的發放者,甚至是目前唯一的發放者—理論上任何申請人都可以被授予這本印著藍色“F”字樣的通行全球的護照。但如果你認為投資Facebook就像投資一條收費高速公路的話,拒絕它的命運可能就像《玩具總動員》裡“水箱溫泉”小鎮那樣,原本守著一條橫貫美國東西的道路而生意興隆,現在卻因為一條新的高速公路的興起而日漸蕭條冷清,直至最終被拋棄和遺忘。
而現在,這本“世界護照”的發放者正在成為一傢市值逼近1000億美元的公眾公司。盡管它的創始人一再標榜這傢公司“始終以我們的社會使命作為主要關註點”,但這就像它宣揚其公司使命是幫助人們“分享智慧”那樣,理想主義的宣言和現實的操作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割裂感。
更關鍵的是,這個公共服務機構,Facebook提供的核心產品廣告。本質上,這是一個靠吸引你點擊廣告盒子而一年賺取幾十億美元的公司。當然,它還會從你“殺死時間”的社交遊戲購買的點卡和道具中向第三方社交遊戲公司收取返點—就像那些社交遊戲公司在向Facebook繳納企業所得稅那樣。
它引導用戶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企業品牌—它們被包裝成像好友一樣友善的活躍用戶,根據你的消費記錄、愛好甚至你好友的消費偏好有的放矢地投放廣告和被偽裝成互動遊戲的廣告。這一切都需要成功地挖掘數據—關於你本身的數據,你的年齡、種族、身高、體型、在Facebook上呈現出來的消費偏好和消費歷史,還有你和好友之間的互動關系。
雲筆記服務提供商Evernote創始人菲爾·利賓(Phil Libin)認為:Facebook的架構決定瞭它一開始就是要把用戶的數據拿來換成商業價值,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在一個被數字化的時代,事實上人們已經對自己的數據隱私變得麻木甚至不那麼在意瞭。但當一傢市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以“重新變革社會”的名義扮演虛擬世界公共管理者角色的時候,它對隱私邊界的把握就會變得模糊和可疑起來。
數據隱私的邊界是直指互聯網的道德,甚至一些小型創業公司都因此險些釀成災難。移動社交工具Path近日被發現自動上傳用戶iPhone上的通訊錄到公司服務器,引發瞭普遍的質疑。其創始人戴夫·莫林(Dave Morin)不得不出來解釋:“用戶的私人數據隻用來改善推薦好友的質量,當有聯系人加入Path 時發出推送通知,我們沒有用它做任何其他事情。我們傳輸這些數據到服務器都是通過加密的方式。”他還強調用戶在分享信息時應有完全的控制權,並刪除瞭服務器上所有用戶聯系人數據。戴夫·莫林也是Facebook早期員工和Facebook開放平臺的設計者之一。
此外,當Facebook成功地讓一些企業、工具和機構通過“社會化設計”變成基礎設施平臺上的組件後,它的“平等性”原則也開始備受質疑。沃爾瑪、Netflix和亞馬遜們開始越來越密集地占據人們Facebook的頁面,它們同時勢必擠占瞭更多原本提供給第三方開發者的資源。在遊戲領域,Facebook始終與Zynga簽有特殊協議,以承諾完成用戶增長為籌碼,換取Zynga的獨傢遊戲發佈權。在一些開發者看來,Facebook正在做“封建領主”做的事。(請參考本刊2012年1月2日報道《逃離Facebook》)
這讓人們覺得Facebook甚至在用傳統社會的框架和結構管理10億人的虛擬世界—它意味著等級將取代公平,寡頭將取代普通應用,擁有更多的資源將取代自由人的自由聯合,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
Facebook甚至在成為擁有世界上用戶最多的公司,數字化和社交網絡讓它變得越來越容易瞭。事實上,如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吳修銘所說,每個大公司都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帝國—尤其是那些從一開始就是按照虛擬社會結構建立的互聯網服務。1930年代,開啟瞭美國現代電信電報業務的AT T主動雪藏瞭磁帶錄音和電話答錄功能,以確保自己的核心通訊業務不受侵害。任何一傢大公司在尋求治理的過程中總會雪藏一些自己發明或曾經倡導過的新技術和新理念,以維系自己的地位。在面對華爾街、資產負債表和公共投資者之後,這些更是幾乎不可避免。
什麼是“世界護照”公司Facebook未來不得不雪藏和放棄的?希望不是那些關於自由、開放和促進信息流動的教條和準則。這些被寫在公開信裡的價值觀和宣言,但願它們被繼續實踐,雖然有的時候,就像面對現在的谷歌,我們隻能說,“我們希望”“但願它 ”,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它的利益欲求,它的邊界,和它們不作惡的耐心。
Facebook估值走勢
2004年5月
1000萬美元
金融人士提出要全盤買下公司
2004年秋季
490萬美元
彼得·席爾投資50萬美元,獲得公司10.2%股權
2005年3月
7500萬美元
維亞康姆公司有意全盤收購公司
2005年3月
6000萬美元
華盛頓郵報公司出價600萬美元,希望獲得公司10%股權
2005年4月
9800萬美元
Accel Partners公司出價1270萬美元換取公司15%的股權
2009年5月
100億美元
俄羅斯Digital Sky Technologies(DST)2億美元投資換取Facebook 1.96%的股權
2010年6月
230億美元
在二級股權投資市場,Facebook的股價大幅飆升
2011年1月
500億美元
Facebook從高盛和Digital Sky Technologies融資5億美元
2012後級擴大機用途年2月1日
750億美元
Facebook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瞭IPO申請,該公司計劃融資50億美元
8.45億月活躍用戶
日活躍用戶為2億
活躍主頁 150萬個
日均頁面停留時間為55分鐘汽車音響後級系統規劃
每個粉絲價值136.38美元
美國社交媒體調查公司Syncapse通過詢問Facebook上20個大公司品牌,包括諾基亞、黑莓、維多利亞的秘密、阿迪達斯、耐克、可口可樂、星巴克和麥當勞的4000名粉絲後得到上述數據。
應用程序 55萬個
開放平臺上擁有超過100萬名開發者
日均應用軟件安裝量達2000萬
應用程序月活躍數 3億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